首页 > 核心业务 > > 正文

天天热推荐:在“红色行走”中感悟科研真谛

时间:2023-06-08 15:29:18     来源:中国科学报


【资料图】

6月6日,一张“红色行走地图”在东华大学2023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活动启动仪式暨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主题活动现场被一一点亮。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即将分赴全国多个红色基地和改革前沿地,开启国情考察和行业调研之旅,在“红色行走”中感悟科研探索的价值真谛。

?

启动仪式现场。东华大学供图

“‘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’,‘爱国’是东华青年不变的底色,回想近几年的成长,我觉得最大的底气就是东华开放多元的土壤、团队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一代代东华人传承的精神力量。”东华大学第一期“教师国情教育研修”研学者、纺织学院青年教师李召岭现场分享说。作为名副其实的‘青椒’,刚入职东华时李召岭也曾迷茫过,“苦苦寻找研究方向,做出有特色、有价值的科研成为心底最强烈的声音,而那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,也是在突破中成长的关键阶段。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,希望自己能拿稳东华接力棒,在未来影响更多人”。

该校青年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李召岭认为,新一代东华人要言传身教,也要像老前辈们一样,甘做提携后学者的铺路石和领路人,鼓励学生大胆创新、勇于创造,让东华科研品格得以延续;材料学院“85后”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侯成义是“土生土长”的东华人。提起自己的科研经历,侯成义说,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教师传帮带发展体系,让他在就学以及任教期间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、专业发展支持和团队支撑;化学与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陈前进2018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,在东华大学建起团队,率先搭建起了国内鲜有的扫描电化学池显微成像平台,在单颗粒电化学分析领域积淀的创新成果开始受到国内外同行瞩目。陈前进说,“目前团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,我们会继续扎根东华的土壤,更好地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。”

在东华,像这样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,他们在钱宝钧、严灏景、周勤之、周翔等一代代东华“大先生”引领下接续奋斗,为学校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注入新活力、激发新动能。

东华大学坚持以科学家精神培育加强青年英才选育,青年教师逐渐“挑大梁、担主角”。学校实施《东华大学青年教师资助培养办法》《东华大学“励志计划”实施办法》,制定特聘研究员引才政策,搭建崇德讲堂、国际青年学者尚实论坛、钱宝钧论坛、青年学者协会等交流平台,开展“五四青年节”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主题活动,组织侨青文化节等,为青年教师人才引育留用厚植沃土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极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  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